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拼多多砍价诱导分享被封禁,电商公司应下架整改砍价活动

这里用来说明禁止降价诱导分享的例子是拼多多。

有过拼多多砍价经历的朋友可能知道,一开始的砍价金额会比较高,激发你更强烈的分享动力,后面金额会逐渐降到每人1分钱。

有时砍的钱数甚至会越来越多,让帮砍的用户心生愧疚,纷纷帮忙转发。没有下载APP的用户在点击帮忙砍价的微信H5后,就会看到弹窗:下载APP就能砍更多。这促使不少用户纷纷推介亲朋好友下载拼多多APP。

这些在以往看似能够有效提高转化率的细节,如今却被视为非法操作。

此外,微信还以腾讯游戏道具商城、梦推、分香生活等议价页面为例,似乎各电商企业都应该先将议价活动从网页上移除,整改符合规范后再上线,以免影响主域名的访问。

同样,如何防止价格谈判活动被阻断?

你可以先阅读《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全文,规范中并没有禁止“讨价还价”的行为,只是禁止带有诱导分享属性的讨价还价行为(讨价还价是内容呈现的一种形式)。

那么,我们来看看拼多多案中可能被视为“非法讨价还价”的点:

1、我把砍价链接分享给好友A或者微信群,好友A点进去看到中间的页面,点击中间的按钮:帮好友砍价→直接请求打开/下载App(注意这里有一个违规:如果一个H5链接上的文案让用户觉得用了会对应xx功能,但是点击之后并没有得到这个功能,而是跳转到App下载页面)

2、朋友A打开拼多多,弹窗告诉朋友A讨价还价成功,询问是否要免费获得这个商品,还是免费获得另一个商品。

好友A点击:继续免费领取→成功创建自己的砍价链接→点击:邀请好友一起砍价→直接调出微信好友列表(之前拼多多给用户选择是转发到朋友圈还是转发给好友,现在微信禁止转发到朋友圈)。

3、我在微信里点击自己的砍价链接,点击:叫朋友降价→弹窗直接打开拼多多App(没有微信诱导分享)→在拼多多App里,点击:叫朋友降价→调出了微信好友列表。

违规:微信H5“找好友砍价”按钮文字应改为:“在应用内查看砍价进度”,才能符合用户预期。

总体来说,微信要求,如果外部链接告诉用户能得到什么,必须在当前页面完成,任何告诉用户能做什么,却需要用户到App内去实现的链接,都会被认为是违规。

3. 朋友的帮助

毫不夸张地说,“好友助力”几乎是每个APP/小程序吸引新用户的标准功能,这一功能基本封***了目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好友助力玩法(加速/卡牌收集/点赞)。

集“引流、活跃、留存”于一体的种树/养鸡/养宠物的“养成”模式,是今年最有效的吸新用户方式之一。

但实际上,《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1.2版早已存在,并不是本次更新的内容,只是例行执行:

1.2 “通过利益诱惑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部链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金钱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包括但不限于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资讯等);声称分享可增加中奖几率、中奖概率、成功概率;通过签到、邀请好友助力(包括但不限于帮忙、砍价、加速)、设置采集任务(包括但不限于采集点赞、采集卡牌、采集祝福、采集碎片等)等方式诱导用户分享、传播外部链接内容;”

——《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因此,如果想让“好友帮助”功能更加合规:可以删除所有帮助主页上的“兴趣”诱导,进化为“多人互助”的团购/众筹方式(如果团购失败可以退款等)。

我们来看看拼多多“签到红包-好友帮助”合规整改情况:直接学习淘宝的“淘口令”,用户点击“拼口令”即可直接跳转下载,效率其实更高。

比如在种树这样的“培育”模式中,可以删除新的用户获取模块,并不影响其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留存的效率;因为游戏化交互可以给予用户非常强的“实时反馈”,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粘性。

左边两图为“多多果园”整改前截图,右边两图为整改合规后在微信中可以正常访问的截图:所有诱导用户分享的按钮均已被移除、好友列表已被隐藏,并引导用户在APP内(而非微信生态内)完成浏览、购买商品等任务。

我以前觉得用户在电商APP上玩游戏是天方夜谭,直到我对一些用户进行调查后才知道,他们自己也喜欢玩《糖果粉碎传奇》,但又嫌单独下载APP麻烦,所以就直接在淘宝或者拼多多APP上玩(玩《糖果粉碎传奇》的人以女性居多,与电商的用户结构重合度较高)。

此外,拼多多此前在小程序上也做了不少事情,比如成语链、广场舞、老人视频等功能,为微信用户提供娱乐消磨时间的服务,同时也带来自然转发。

4. 非法团购内容

虽然“团购”类别并未被列入官方首批禁售名单,但团购是提高用户“付费率”的一个非常有效的运营手段,这里我先补充几句,避免大家落入圈套。

4.1 虚假团购活动,如全部或者部分团购参与者无需付款,或者部分团购参与者付款的金额与其他团购参与者付款的金额明显不相等;

——《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由于用户对“团购”有一个刻板印象:折扣、存在羊群效应,因此不少知识付费平台和K12行业的公司仅仅把“团购”作为一个提高转化率的活动工具。

因此“团长”(一般是母团里的KOL/KOC)会发起团购活动,吸引身边的人进团购买,但“团长”不需要付钱(或先付钱再分期还钱),还可以分得一部分钱。

我相信所有做付费转化的人都会采用这个活动策略。那么如何合规整改呢?

我个人的建议是把活动环节(团购或者常规团购)和佣金结算环节分开(像有品有鱼做多级分销:把一些头部代理签为自己公司的员工,用员工工资支付体系)

4.3 团购活动具有抽奖性质,团购参与者所获得的实物或者虚拟物品的数量、质量、价值等明显不平等;

——《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拼多多刚兴起的时候,微信支付的规则是:只要你给拼多多支付1分钱,就默认关注拼多多的官方账号。

于是就有了1分钱买水果、1分钱拼团购这样的团购活动,随着用户门槛越来越高,又出现了1分钱买宝马这样的团购活动(活动规则是花1分钱建团,团到x个人才有资格抽奖)以及其他类似抽奖的活动(传说拼多多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收获了1000万粉丝)。

拼多多的合规整改方式是:

简单来说就是删除“团购”元素,变成“1分钱抽奖”(没中奖可以退款/没中奖有法律风险);用户支付1分钱可获得幸运码,通过邀请好友参与活动、购物等方式可增加幸运码数量,幸运码越多,中奖概率越高。

发送链接至微信邀请好友参与1分钱抽奖时,也要避免诱导下载,好友可直接在H5中参与抽奖。

4.4 团购活动没有明确、明确的规则,或者规则没有向用户显著地揭示,可能误导用户参与团购或进行支付。例如,活动规则规定如用户未能参加团购活动,已支付的费用将不予退还,但活动规则没有向用户显著地揭示;

——《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

9月中旬,#京东团购5万人被骗#登上热搜,是因为京东在线下微信支付后购买了展示广告:用户会看到一个花1分钱购买纸巾等产品的资格,但付款后才知道需要继续邀请新的京东用户进团,商品才能邮寄给他们,如果团购不成功,这1元钱是不会退还的。

当时有多家权威媒体发表文章,指责微信支付纵容作恶,估计这次事件导致了这项规定的制定。

另外特别强调:《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4.5 任何在微信朋友圈内流传的团购外部链接内容。

总结

微信的这一系列操作,释放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朋友圈就是底线。

腾讯未来20年的战略重点是产业互联网,小程序是腾讯进军产业互联网的优秀武器,要弯道超车阿里云、华为云,需要借助微信11亿用户这个稀缺的竞争资源。

微信的重点是:用户留存和商业变现,因此对过度打扰用户的信息进行限制和管理是不可避免的。

虽然互联网有一条定律:流量只会越来越贵。因此,设计砍价、扶持等活动带动老用户分享、带来新用户,是所有企业降低获客成本必做的功课。

但只有秉承“利他精神”,首先为客户创造价值(产品/服务/内容),你才能最终达到“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一样的效果:用户的每一次支付/分享行为,都是你积累势能的释放。

如果你本末倒置,只沉迷于研究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伎俩,欺骗用户产生裂变,那么崇尚“科技向善”的腾讯不封禁你还会封禁谁呢?

对于微信最严外链规定的实施,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和我一起讨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文字信息+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仅用于学习参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chuangshanghai#qq.com(把#换成@)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你呢?

我们与您携手共赢,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2-7207-3477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09:00-18:00

二维码
线